【電影心得】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 白色恐怖 火燒島上的女性思想犯 不該被遺忘的過去
早在電影上映前,就已經看到流麻溝15號這個名字,但始終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由來,即使看完電影之後這個名字我還是經常記不住…。流麻溝是綠島上最長、水流量最穩定之溪流,早期因溪中盛產鱸鰻,而故名「鱸鰻溝」,後來才演變「流麻溝」。而流麻溝15號是綠島囚禁思想犯的共同戶籍所在地。電影是改編自書籍 –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看到電影宣傳大概關鍵字是白色恐怖、戒嚴、綠島監獄、囚犯等等,一開始擔心電影會很沉悶、沉重,會不會是一個歷史恐怖片或是紀錄片類型,掙扎了一陣子才進到電影院觀看。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最後電影帶來的沉重是免不了的,因為這是歷史的印記,不該假裝不存在過,而沉悶則是多慮了,電影就像是一般戲劇描繪故事的手法,加入點愛情親情友情,只是這個故事的背景在一個不一樣的年代,且難得的是以女性為主軸。
電影一開場就是一群女性被押解到綠島,我還滿吃驚故事直接從這裡開頭,而他們被捕的緣由都是在之後的對話中不經意的一兩句提起。入獄的理由就是政府說你有罪你就是有,他們只是做日常在做的事,唱了一首歌、當班級的美工負責佈置..,有一天政府說你是思想犯、是匪諜,接著就被逮捕了。與其說是監獄,是不是更像集中營或是當兵的營隊(?),大家睡在大通舖裡,白天則是工作:挑水和一些勞務工作。監獄裡要舉辦活動給將來訪的長官看,管理監獄的人訊問還大家可以參加上面活動,即使有囚犯行使不合作運動竟然是沒有被懲罰(不過也有些事務是威脅利誘逼大家“自願”參加)。上面嚴格控管,下面的人自能找到傳遞訊息的方法,偷偷傳閱報紙上的一小則新聞彷彿是這牢獄生活中的唯一出口和希望。
隨著電影的故事前進,開始跟主要的角色們越來越熟悉,看到他們在這荒謬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導演還在故事中加了一些糖,小情小愛的故事,不得不說加了糖的確讓民眾更容易接受故事,也更容易對角色投入感情畢竟無糖的紅茶多數人是喝不下的。像是杏子和隔壁男子監獄的男孩似乎剛要萌芽的戀情,口味半糖,看到他們開心的樣子忍不住也微笑起來。但是另一位監獄中的男子和當地雜貨店女兒談戀愛,無意間搶了軍官的夢中情人,最後兩人一起殉情結尾…這杯全糖的飲料就甜過頭了…。
不過就在戲中一場表演活動結束後,一切都變了調。在戒嚴的時代中,話不能隨便說,歌不能隨便唱,玩笑不能隨便開,一不小心命就沒了。有些人最終挺過,獲得了自由,有些人卻不曾再回到家,進了刑場。
劇中有三名囚犯是電影主軸,陳萍是電影海報中穿著紅色洋裝跳舞的人,因為美貌和才藝出眾(?)深獲軍官青睞,倒也不見陳萍因被迫陪睡而哭天搶地,她只是隨著水流的方向,只求生存,能和妹妹團聚。可能是為了強調美若天仙,每次上場總是有燈光將她打的美美的是沒有燈打亮就見不得人來著??。另一個是眼睛咪咪的杏子,和陳萍冷漠的外表相比,總是對人很真誠,電影沒多久,很快地就會覺得她是鄰家的小妹妹,想保護她。話說杏子不管切換成哪一個語言模式,都好自然!另一位是護理師–嚴桑,有堅定的信仰和理念,是一個會照顧周遭人的大姐姐,且數次金句連發。「當犧牲來臨時,我們微笑以對;反抗的最高境界,是笑著面對。」。於是在被槍決前的最後遺照,她是睜大雙眼展開笑容的,使得我的眼淚一整個大潰堤,接續螢幕上出現幾張泛黃的照片,也都是行刑前的笑臉照QQ。
我喜歡導演用接近大眾口味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不過看完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可惜,主要角色入獄前的生活或是個性並沒有太多琢磨,電影雖然在後段會慢慢補齊一些資訊,總覺得要角的背景故事還是稍微空虛了點。電影最後來個幻想片段,其實…超沒必要啊!帶著微笑上刑場,那就是最撼動人心的畫面了。是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那個年代需要好好被記住,小時候課本學不到,成人後不夠關注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事,最近這幾年才開始漸漸透過網路吸收一些台灣歷史,或者是看到別人描述當年自己祖父母輩的故事,開始關心永遠不會太遲。做一名台灣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從以前到現在仍是…。
點閱: 508